品牌故事

by Henry

一日午後,兩位台灣的年輕人,相約在公園草地上一起彈吉他。

一位是吉他製琴師Franco,一位是吉他老師Henry。

兩人彈吉他彈得十分盡興,直到夕陽西下,兩人都彈不動了,才一邊離開公園草地,一邊閒聊。

Franco:我有個理想。

Henry:什麼理想?

Franco: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吉他品牌。

此時Henry看了看自己手上這把美國製的Martin吉他,以及Franco手上那把美國製的Taylor吉他。

Henry:你有辦法設計得比美國人還要更好嗎?

Franco:我很難設計得比美國人還要更好。

Franco:但是美國人沒有辦法設計出一把符合台灣人需求的吉他。

Henry:怎樣叫做一把符合台灣人需求的吉他?

Franco:好聽,好看,好按,好抱。

第一,要好聽。

不同國家的人對聲音,一定有不同的期望。

台灣人對於聲音的期望,就我了解,在於聲音的舒適與平衡。

所以我要從台灣人對聲音的期望出發,設計出一把讓台灣人覺得好聽的吉他。

第二,要好看。

吉他是所有樂器中,面積最大,並且最能讓觀眾看到全貌的樂器。

所以我要設計一把讓台灣人覺得台上好看的吉他。

第三,要好按。

台灣人的手比美國人小,所以除了嚴格要求弦距以外,琴頸厚度更要嚴格要求,要做得比業界標準更薄。

琴頸做薄,結構就會脆弱,因此也要更加提升琴頸強度。

所以我要設計一把讓台灣人覺得好按的吉他。

第四,要好抱。

台灣人除了手比美國人小,身形也比美國人小。

所以吉他的桶身形狀,必須針對台灣人的身形做調整,寬度要更窄,才能符合台灣人的身形。

所以我要設計一把讓台灣人覺得好抱的吉他。

Henry:原來如此,我支持你。

Henry:不過,台灣人會喜歡Martin吉他,美國人會有可能喜歡Franco吉他嗎?

Franco:別小看台灣人,難道美國人不喜歡台積電嗎?

Henry:哈哈哈哈。

Henry:等你把你的吉他做出來,我會推薦給我的每個學生。

夕陽下,草地上,這個理想就此萌芽,在台灣的吉他聲中,每天每天不斷滋長。